重庆应用技术职业学院2021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日期:2021-12-31 12:21:02  发布人:xsc  浏览量:0

1232问问.jpg

                                                                                          

目录

编写说明........................................................................................................1

学校概况........................................................................................................4

第一篇: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6

一、毕业生规模及结构................................................................................. 6

(一)总体规模......................................................................................6

(二)各院系毕业生人数比例 .............................................................7

二、就业率及毕业去向................................................................................. 8

(一)初次就业率..................................................................................8

(二)总体就业率..................................................................................9

(三)各院系/专业就业率.................................................................. 10

三、就业流向................................................................................................12

第二篇:求职状况分析、用人单位评价....................................................14

一、专业对口度............................................................................................14

二、就业满意度........................................................................................... 14

三、求职分析............................................................................................... 15
四、用人单位评价....................................................................................... 16

第三篇:就业工作特色............................................................................... 17

一、认清形势,提高政治站位,加强领导,保障到位........................... 18

二、积极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和自主创业工作........................................... 18
三、加强政策宣传,鼓励引导毕业生面向西部、面向基层就业........... 18
四、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学生就业创业指导........................................... 19
五、加大对特殊困难群体毕业生就业的帮扶力度................................... 19
六、抓好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和开拓....................................................... 21

七、以实习+就业一体化基地为支点,提升毕业生的就业质量 .............21
八、健全服务体系做好精准服务................................................................21

第四篇:就业发展趋势分析........................................................................23

一、就业率变化趋势....................................................................................23

二、就业流向变化趋势................................................................................23

(一)就业单位性质变化....................................................................23

(二)行业流向更多元化....................................................................24

(三)就业机遇与挑战并存................................................................24

第五篇:对教育教学的反馈........................................................................25

一、对母校的满意度....................................................................................25

二、对母校教育教学的评价........................................................................26

三、毕业生就业能力的反馈........................................................................27

四、对教育教学的反馈建议........................................................................28


编写说明

 

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一般是指通过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流向、结构布局和供需契合度等状况的分析研究,从整体上反映出学校为经济社会建设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的状况。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是高等学院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反映,也是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体现和检验标准,是高校办学定位和办学目标实现与否的重要表现。编制并发布学院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旨在建立健全学校就业状况反馈机制、引导高校优化招生和专业结构、改进人才培养模式、及时回应社会关切。

一、编写依据

为了客观反映重庆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毕业生就业状况,完善就业状况反馈机制,及时回应社会关切、接受社会监督,建立健全的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评价体系,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编制发布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的通知》(教学厅函〔201325)等文件要求,学院就业指导中心对2021届毕业生就业状况进行了分析研究,编撰成《2021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二、数据来源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推进高校毕业生更充分和更高质量就业。学院高度重视毕业生的就业工作,真抓实干,稳定了我校就业工作的局面。

本报告以学院2021届全体毕业生为研究对象,以2021届毕业生就业基本状态数据为基础,以上报重庆市教委审核备案的数据为准,结合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调查数据,对学院2021届毕业生就业基本状况、毕业生就业效果、毕业生人才培养过程、毕业生服务重庆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高校就业综合指数等进行描述和分析,就业率等数据统计截止到20211220日。报告中涉及到的调研数据,来源于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向2021届毕业生发放的问卷调查《2021届毕业生跟踪调查表》和向用人单位发放的问卷调查《2021届毕业生就业单位跟踪调查问卷》,调研时间自20216月至202112月,问卷调查对象覆盖本校所有学院及专业的毕业生,其中毕业生调查问卷发放888份,回收845份,回收率为95.15%;用人单位调查问卷发放1230份,回收1073份,回收率为87.26%

三、概念及分类说明

为便于阅读本报告,有关概念说明如下:

1.报告中就业签约率统计标准以及统计方法均按照国家教育部有关文件要求进行统计。就业落实率计算公式为:就业落实率=(已升学+已出国+签订就业协议+签订劳动合同+自主创业+应征入伍+其他录用形式)人数/毕业生人数;就业签约率=(签订就业协议+签订劳动合同+应征入伍+国家基层项目+其他录用形式)人数/毕业生人数。

2.根据学籍管理规定,“届”指毕业年份,“级”指入学年份,本报告中所有“届”均指毕业年份。例如,2021 届毕业生指 2021 年毕业的毕业生。

3.毕业生就业去向状况,分为如下种类: 

1)签订就业协议 

2)签订劳动合同 

3)其他形式就业

4)自主创业 

5)国内升学(专升本) 

6)出国(境)留学

7)参军(入伍)

8)西部计划志愿服务

9)待就业 

4.就业单位性质,分为如下种类: 

1)部队

2)国家基层项目

3)其他企业

4)三资企业

5)国有企业

6)其他事业单位

7)医疗卫生单位

8)中初教育

9)高等教育

10)机关

四、《报告》使用说明

《报告》仅反映数据采集截止日期前的毕业生就业状况。

《报告》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学院领导和相关处室的重视与指导,以及市内相关部门和用人单位的帮助与支持,在此一并致谢。由于编者水平局限,其中难免有不足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学校概况

重庆应用技术职业学院前身是陶行知先生于1946年创办的社会大学,2005年经重庆市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审定备案,设立为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主管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院位于重庆合川区大学园区,紧邻八所高等院校(西南大学、重庆人文科技学院、重庆工商大学派斯学院等),具有浓郁的文化氛围和丰富的教育资源支撑。学院规划用地500亩,建成校舍面积近10万平方米,文体设施齐全,学习生活环境优雅,是重庆市平安校园。

学院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扬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秉承“厚德尚能,求实求真”校训精神,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办学方针,坚持以学生全面成长成才为目标,以加快发展和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以专业建设为龙头,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根本,以办学条件建设为基础,以加强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为保障,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学院主动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围绕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方面紧缺人才需求,设置了学前教育类、健康管理类、汽车工程类、建筑工程类、电子信息类、互联网与大数据应用类、财经商务类和旅游类等8个专业群近30个专业。学院专业建设以国家专业教学标准为依据,以师资队伍建设和专业评估与认证为抓手,不断夯实专业基础、促进内涵建设、深化教学改革。

学院为适应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大力推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深入推进工学结合和“1+X”教学模式改革。学院建有与专业相适应的校内实训中心;与世博爱等市内100余家幼儿园和幼教机构,合川区人民医院、合川区中医院等医疗卫生机构,林肯汽车、一汽大众、广联达科技、广达电脑集团、合川区旅游局等政企单位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建设校外实训基地,共筑合作办学平台。

学院依托民生教育集团办学优势,与重庆人文科技学院、重庆工商大学派斯学院实行资源共享和教师互聘。各专业组建了以专业带头人为核心、骨干教师为主体,行业企业专家能手参与的“双师型”专业教学团队,现有教职工300余人,其中具有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教师占27%,双师教师占专任教师的45%以上。

近年来,我院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新专业评估及骨干专业建设均通过验收;“1+X”技能等级证书工作顺利推进;各级各类研究课题和项目数量逐年攀升;职业培训工作逐渐推开;教学信息化建设取得进展。学院师生在省部级及以上各类教学竞赛、职业技能竞赛、文体比赛及创新创业比赛中屡获佳绩。近2年,教师获得省级以上教学比赛奖10余人次;获选省级骨干青年教师荣誉称号1人次;各种省级专项荣誉称号10余人次;学生多次荣获“巴渝工匠”杯重庆市高等职业院校学生职业技能竞赛二等奖、三等奖,外研社英语比赛重庆赛区一等奖、二等奖;曾获全国高职院校学生汽车营销技能大赛三等奖,第二届“国艺杯”艺术设计比赛金奖等;文体项目在大学生文艺展演、啦啦操、街舞、田径、跆拳道、网球、拳击等项目中均斩获佳绩。

学生创新创业、就业服务体系完善,就业率在重庆市同类高校排名前茅,毕业生综合素质高、适应能力强,深受用人单位青睐。学生可以通过“专升本”考试,深造学习,取得本科学历和学位。

 

 

 

第一篇  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

 

2021届毕业生共888人,依据教育部统计标准,截止至20211220日止,我校毕业生就业率为95.27%,其中18个专业中有建筑设计技术、物流信息技术与财务管理等8个专业在学生实现了100%的就业率。有388名学生进入了机关事业、国企单位,优质就业率为43.69%,其中有4人选择到基层单位工作,12人参加应征入伍,为近年来质的突破;76名同学通过专升本考试进入本科院校学习,3名学生进行自主创业。

一、毕业生规模及结构

(一)总体规模

2021届全校共有毕业生888人。其中男生共有212人,女生共676人,男女性别比约为2:7。重庆市内生源779人,市外生源109人。

Ø  女生比例较高,以市内生源为主。

Ø 

 

 

(二 ) 各院系毕业生人数比例

Ø  全校毕业生共分布在4个院系18个专业。其中学前教育专业的毕业生人数较多,共有516人,约占全校毕业生总数的58.11%

 

院系

专业

性别

总人数

学前教育学院                 

学前教育                                                   

18

498

516

智能汽车与建筑工程学院       

建筑工程技术                                               

15

0

15

工程造价                                                   

22

9

31

建设工程监理                                               

1

0

1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17

0

17

汽车电子技术                                               

23

0

23

新能源汽车技术                                             

21

0

21

互联网信息学院               

移动互联应用技术                                           

14

6

20

计算机网络技术                                             

25

4

29

互联网金融                                                 

5

4

9

财务管理                                                   

5

15

20

会计                                                       

13

21

34

电子商务                                                   

7

6

13

物流信息技术                                               

9

2

11

健康产业学院                 

旅游管理                                                   

1

10

11

酒店管理                                                   

1

6

17

老年服务与管理                                             

3

42

45

社区康复                                                   

12

53

65

合计

212

676

888

 

 

 

 

 

 

二、就业率及毕业去向

()初次就业率

Ø  截止到20218月底,我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91.22%

 

 

院系

专业

全校合计

毕业人数

就业人数

就业率%

合计

 

888

810

91.22%

学前教育学院                 

学前教育                                                   

516

481

93.22%

智能汽车与建筑工程学院       

 

108

86

79.63%

建筑工程技术                                               

15

10

66.67%

工程造价                                                   

31

26

83.87%

建设工程监理                                               

1

 0

0.00%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17

14

82.35%

汽车电子技术                                               

23

20

86.96%

新能源汽车技术                                             

21

16

76.19%

互联网信息学院               

 

136

129

94.85%

移动互联应用技术                                           

20

17

85.00%

计算机网络技术                                             

29

25

86.21%

互联网金融                                                 

9

9

100.00%

财务管理                                                   

20

20

100.00%

会计                                                       

34

34

100.00%

电子商务                                                   

13

13

100.00%

物流信息技术                                               

11

11

100.00%

健康产业学院                 

 

128

114

89.06%

旅游管理                                                   

11

11

100.00%

酒店管理                                                   

7

5

71.43%

老年服务与管理                                             

45

41

91.11%

社区康复                                                   

65

57

87.69%

 

 

 

 

 

 

 

 

(一)总体就业率

Ø  基本实现充分就业,以企事业单位就业为主。

院系

专业

全校合计

毕业人数

签约人数

参军入伍

升学人数

其他就业人数

就业率%

合计

总计

888

731

12

74

27

95.27%

学前教育学院                 

学前教育                                                   

516

432

2

58

2

95.74%

智能汽车与建筑工程学院       

合计

108

76

6

7

8

91.67%

建筑工程技术                                               

15

9

1

3

86.67%

工程造价                                                   

31

22

4

4

96.77%

建设工程监理                                               

1

1

100.00%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17

14

94.12%

汽车电子技术                                               

23

16

2

2

1

91.30%

新能源汽车技术                                             

21

15

3

85.71%

互联网信息学院               

合计

136

120

3

7

95.59%

移动互联应用技术                                           

20

17

1

90.00%

计算机网络技术                                             

29

22

3

86.21%

互联网金融                                                 

9

9

100.00%

财务管理                                                   

20

18

1

1

100.00%

会计                                                       

34

34

100.00%

电子商务                                                   

13

10

1

2

100.00%

物流信息技术                                               

11

10

1

100.00%

健康产业学院                 

 合计

128

103

1

2

17

96.09%

旅游管理                                                   

11

10

1

100.00%

酒店管理                                                   

7

6

85.71%

老年服务与管理                                             

45

42

3

100.00%

社区康复                                                   

65

45

1

1

14

93.85%

 

 

 

 

 

 

 

(二)各院系/专业的就业率

1.各院系就业率

Ø  各院系就业率均在80%以上,其中互联网信息学院就业率达96%

 

 

 

 

 

 

 

 

2.各专业就业率

Ø  老年服务与管理、旅游管理、电子商务等八个专业实现了100%就业率。

 

 

 

 

 

 

三、就业流向

1.就业地区流向

Ø  2021届毕业生就业区域集中于重庆市内,服务于社会各行各业。

2.就业单位流向

Ø  主要流向单位类型为其他事业单位,其次为其他企业。

 

3.就业行业流向

Ø  2021届毕业生主要集中在教育行业,占比达66.15%

4.就业的职业流向

Ø  毕业生主要从事职业为教学人员

 

第二篇  求职状况分析、用人单位评价

 

为全面反馈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学校对2021届毕业生的就业质量进行调查评估,分别做了毕业生离校跟踪调查和用人单位反馈调查,调研形式以问卷形式为主。

一、专业对口度

Ø  2021届毕业生专业相关对口率为57.62%

 

二、就业满意度

Ø  2021届毕业生就业满意度为50.67%

 

Ø  2021届毕业生有40.99%认为自己的工作前景好。

 

三、求职分析

(一)求职期待

Ø  2021届毕业生在选择工作单位时,最看重的因素是个人薪酬福利待遇,其次是单位工作环境和专业对口程度。

 

Ø  毕业生认为在母校学习的专业知识对找工作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实习实践。

四、用人单位评价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就业能力进行评价能够较为真实的反应我院毕业生在实际工作中的能力优劣,进而对我院改进人才培养方案起到一定的反馈作用。

Ø  用人单位认为我院毕业生学生综合素质较高,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Ø  用人单位普遍认为我院毕业生与其他同类院校毕业生相比较好。

 

 

 

第三篇  就业工作特色

 

2021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稳就业”“保就业”决策部署,紧紧围绕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为大局,以服务学校发展和社会安全稳定为中心任务,坚持人才培养为根本,内涵建设为主线,大力开拓就业市场与就业渠道,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服务,创新毕业生就业工作方法,做好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就业帮扶工作,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和指导水平,我院全力做好2022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全力促进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扎实工作,毕业生就业状况保持基本稳定,就业创业工作取得成效,完成学校确定的工作目标和工作任务。

 

一、认清形势,提高政治站位,加强领导,保障到位

强化“一把手工程,学院领导高度重视就业工作,成立了就业工作领导小组,2021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当做全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切实有效的就业工作方案,推进学校就业工作。学校实施校系两级毕业生就业工作管理,明确专业指导教师、院()就业工作人员、辅导员(班主任)在学生就业创业工作中的职责,形成学校多部门联动的工作协调机制,统筹开展学生就业创业工作。

二、积极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和自主创业工作

(一)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教育引导学生创业实践。深入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 36),加强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制度化、规范化建设。注重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学和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二)加强创业指导,助力大学生创业。营造校园氛围,培养学生创业意识,开展学生创业实践活动、创业训练营、创业专题讲座及创业沙龙,向在校学生普及创新创业常识。

(三)宣传创业典型,引导学生实践。宣传大学生就业典型和优秀创业团队,并印制大学生创业宣传材料,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促进学生积极创业。

三、加强政策宣传,鼓励引导毕业生面向西部、面向基层就业

学校通过举办政策宣讲会及日常咨询等方式,广泛宣传解读国家和重庆市、学校促进毕业生就业相关政策,让毕业生了解、知晓国家和学校就业工作的主要政策,如:三支一扶、西部计划志愿者、大学生应征入伍等。学校积极鼓励引导毕业生到中西部、艰苦边远地区就业。先后通过新闻网专题、公告、群发短信、政策宣讲会等方式开展毕业生应征入伍服兵役动员宣传工作,取得良好效果。

四、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学生就业创业指导

(一)做好就业创业政策宣传。利用就业创业课、新生入学教育课、主题班会及班级QQ群和微信群等平台开展就业创业政策宣讲,提高了同学们对就业创业政策的知晓度。

(二)开好就业创业指导课。在课堂中为学生讲解就业创业形势,指导和帮助学生了解职业发展趋势,以及将来面临的就业方向与所学专业密切相关的知识,使同学们在就业创业技能上有所提高.

(三)发挥好往届校友的作用。邀请往届优秀校友为大学生提供就业、创业指导,为毕业生讲解求职经验、创业难题、社会工作现状。

(四)开展创新创业培训。采用专家授课模式,充分运用“互联网+”创新创业思维,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指导同学们掌握创业知识,整合创业资源。

五、加大对特殊困难群体毕业生就业的帮扶力度

(一)精准帮扶责任制。对特殊困难群体毕业生就业采取“一对一”帮扶责任制。加强对各专业特殊困难群体毕业生的关注和指导,提升就业能力,建立帮扶长效机制,完善师生“一对一”跟踪和帮扶机制。各院系毕业生工作小组建立困难群体毕业生“一对一”的个性化的帮扶工作制度。

(二)精准就业信息服务。通过微信、QQ群、短信、电话、电子邮件、学院就业网等多种载体,有针对性的为特殊困难群体毕业生及时提供信息,加大就业信息服务力度。

(三)精准就业岗位推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多方寻找就业单位,举办特殊困难群体毕业生就业专场招聘会、优先推荐、个别推荐等措施,积极为特殊困难群体毕业生提供就业机会;在“三支一扶”计划、西部计划志愿服务等中央和地方基层项目、高校毕业生应征入伍等有关项目中优先推荐、适当倾斜。

(四)精准就业帮扶辅导。安排专人负责特殊困难群体毕业生就业辅导工作,采取心理咨询、心理辅导、就业辅导、电话咨询等形式,帮助特殊困难群体毕业生分析就业困难的原因,引导其树立良好的就业观,克服恐慌、焦虑、浮躁的心理,制定切实可行的求职措施。

(五)精准就业政策帮扶。积极帮助特殊困难群体毕业生利用国家及省市有关优惠政策,为其提供政策引导及利用对策。对离校后未就业的困难毕业生,要主动关心,配合相关部门做好衔接工作,使他们离校后能享受到国家和地方的有关优惠政策;引导和鼓励贫困生面向基层就业创业。鼓励就业困难群体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和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就业,结合国家政策和当前就业创业现状帮助其树立献身基层、扎根基层的就业创业观,鼓励其到基层、艰苦地区工作。

(六)精准在校生求职创业补贴申报。是做好在校生求职创业补贴申报,按照《关于落实在校求职创业补贴政策的通知》(渝人社发〔20201号)要求,在毕业学年内有就业创业意愿并积极求职创业的低保家庭、贫困残疾人家庭、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和特困人员中的毕业生、残疾毕业生以及获得国家助学贷款的毕业生都符合申请条件,补贴标准为800/人,在2021年开展的求职补贴申报工作,共计261人通过审核获得补贴资金,共获得补助20.88万元

(七)精准特殊困难群体毕业生离校前后的工作衔接。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的有关政策规定,及时做好毕业生尤其是特殊困难群体毕业生的就业手续办理工作。对离校未就业的特殊困难群体毕业生,主动配合做好有关衔接工作,使他们离校后能享受到国家和地方的有关优惠政策。

(八)精准创业指导。加强大学生自主创业方面的教育与指导,帮助特殊困难群体毕业生学习、领会国家制定的大学生创业资助政策,包括借贷、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指导和鼓励就业困难群体毕业生善于用好国家提供的免息贷款和创业基金自主创业。

六、抓好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和开拓

(一)举行招聘会。202011月下旬举办了一场学前教育专项招聘会,近600余名学生到场,300余名学生在现场和就业单位达成了初步意向。

(二)举行招聘宣讲会。共开展宣讲会10余场,各企业负责人分别从公司概况、企业文化、个人发展待遇等几个大方面与同学们作了详尽的分享,参加人数共达1000余人次.

(三)调研回访用人单位及毕业生。走访用人单位企业100余家,了解毕业生的工作、生活及待遇情况,收集用人单位对学校人才培养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七、以实习+就业一体化基地为支点,提升毕业生的就业质量

学前教育学院与120余家优质幼儿园签订校企合作协议,确保学前教育专业所有学生都能进行集中实习并就业;其余专业的毕业生,通过学校与合川区工业园区人力资源中心合作,签订实习就业一体化基地,确保毕业生可以在集中实习的基础上,提升毕业生就业技能,实现毕业生实习+就业一体化。
八、健全服务体系做好精准服务

(一)以项目化、品牌化为工作抓手,实施全方位、全过程、立体式就业指导服务体系。为毕业生“送岗位、送政策、送指导”,实现就业服务个性化。为帮助毕业生提升求职技能,学校还举办了包括求职经验交流、模拟面试、简历辅导、职场体验、校园招聘等内容的系列指导活动,并将创业大赛、职业规划大赛、简历大赛等就业创业指导品牌活动穿插其中。

(二)加强就业工作信息化建设。学校注重加强就业工作信息化建设,由专人负责学校网站内容更新,并及时发布最新创业政策及交流资讯,为大学生就业创业提供便捷的信息服务。通过就业创业信息网等微信订阅号、手机客户端等平台,根据毕业生需求,将他们的求职意愿与用人单位岗位相对接,实现供需匹配,为毕业生精准推送就业岗位。

(三)搭建信息化管理服务平台。

充分利用和不断改善毕业生就业管理系统,嵌入大学生“一站式”服务平台,极大地提升管理的信息化、系统化、规范化水平,提高工作效率。多个系统和平台的使用,实现了就业信息发布、政策咨询、就业手续办理、就业统计分析等多项就业工作的网络化、信息化,提升了就业服务和就业管理水平。我院逐渐形成以“一网(就业信息网)、一平台(大学生一站式服务平台)、二系统(毕业生就业管理系统和全国毕业生就业管理与检测系统)”为主要抓手的就业工作信息化服务模式。

 

 

 

 

 

 

 

 

 

 

 

第四篇  就业发展趋势分析

一、就业率变化趋势

Ø  学校历来重视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将实现毕业生的充分就业和高质量就业作为工作重心。在全国就业大趋势下,纵观我院2016-2021年毕业生的就业率,毕业生总体就业情况良好,从2018年开始有所下降,2020年逐渐回升。

 

二、就业流向变化趋势

(一)就业单位性质变化

近年来,毕业生到民营企业的比例逐年上升,我院毕业生到民营企业就业的占比70%左右。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民营企业的准入制度将逐渐放宽,国家对中小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将进一步加大,从而促进民营企业的发展。随着民营企业的发展壮大,将吸纳更多毕业生就业。

随着国家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倡导,国家政府及学院对大学生创业的扶持力度越来越大,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相信今后就业创业的比例将逐步上升。

(二)行业流向更加多元化

当前,学前教育学院具有人数多、专业前景好的特点,同时,教育行业也是我院今年毕业生的主要行业流向,2021我院毕业生在教育行业的比例达47.18%院毕业生近年来的就业行业范围不断拓宽,除建筑业外,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房地产业,批发和零售业的就业比例也相对较高,呈现多元化的就业格局,为各行各业输送了大量人才。

(三)就业机遇与挑战并存

随着全球性挑战增多,加强全球治理、推进全球治理体制变革已是大势所趋。学校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以培养具有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专业人才为目标,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对毕业生而言,同样需要抓住全球化的机遇,转变择业观念,积极迎接挑战,就业结构和就业地域更趋合理,更高质量就业。

 

 

 

 

 

 

 

 

 

 

第五篇  对教育教学的反馈

 

毕业生对教育教学的反馈评价有利于不断完善我院的人才培养反馈机制,因此本次调查请毕业生对母校的人才培养进行了评价。

一、对母校的满意度

根据调查显示,较大部分毕业生对母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资源条件比较满意,大部分毕业生认为母校对于基础的教学设施持一种基本满意的态度。同时也有毕业生反映,希望母校对于创业指导、个性化就业指导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比如开拓毕业生就业市场、深化校企合作、加强就业政策宣传与咨询。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多措并举促进老师和同学的交流,增强学生创新训练的机会,以便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创新创业、团结协作等素质和能力。

Ø  2021届毕业生中对母校整体较为满意的占比78.16%

 

 

 

Ø  2021届毕业生中,有18.54%的毕业生认为母校的基本教学设施建设还有待加强,较去年有所降低。

 

二、对母校教育教学的评价

根据调查显示,毕业生对于母校课程设置的合理度、教学实践活动的安排以及毕业生自己对于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都趋于较好方向。但是对于高等院校而言,应立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现状,创新课堂教学,丰富课外活动,强化社会实践。新形势下,高校课堂教学仍然是大学生获取知识、练就技能的主渠道或重要途径。

Ø  2021届毕业生大多数认为母校的课程设置基本合理,2.13%生认为不合理。

 

 

 

Ø  2021届毕业生中,有68.25%生认为通过母校的培养,自己对专业知识及专业技能的掌握较好。

 

三、毕业生就业能力的反馈

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馈学院教育教学的效果。较高的就业能力有利于毕业生的求职及职业发展,因此针对毕业生对自身就业能力进行了自评问卷调查。

Ø  毕业生对自己专业知识及实践动手的能力评价较高。

四、对教育教学的反馈建议

2021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对学院教育教学的相关评价,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出学院教育教学的成果,肯定我院在2021学工作所做出的努力,为进一步提高学院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了决策依据。

根据毕业生对自身各项就业能力的满足度、对母校教育教学的满意度和整体评价来看,我院毕业生对母校的认可度较高。下一步,学院将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培养质量,主动根据社会需求和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整和优化专业设置,改善专业教育教学质量;定期进行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将毕业生就业工作与实现办学定位、提高办学质量有机结合起来,促进招生、培养和就业的协调发展。

 

核发:0 点击数:0 收藏本页
分享到
相关链接